湖州谣谚的商业文化价值*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谣谚是为总结和传播社会生活及生产经验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,蕴含着人类生活广博的智慧和经验,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辅而行,涵括当地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心理、语言、自然
谣谚是为总结和传播社会生活及生产经验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,蕴含着人类生活广博的智慧和经验,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辅而行,涵括当地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心理、语言、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特点,成为语言和地域文化最典型的表现。本文拟以湖州流传的谣谚为主解读其商业文化价值。
湖州是古代丝绸发源地之一,有4 700多年的蚕桑历史。明、清时期,湖州的丝绸生产和贸易进入旺盛时期。尤其是明代隆庆、万历以后,湖丝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产,南浔、菱湖、双林均为全国五大丝市之一,南浔同时成为全国最大的蚕丝集散地。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,与大麻、苎麻和棉花一道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着原料。
古代中国“男耕女织”的小农经济模式,决定了种桑养蚕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。这种“蚕桑经济”不仅是南方农耕地区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,也是以蚕桑丝绸为核心商业贸易活动的起点。以丝绸贸易为主体的商贸实践,促使人们概论和凝练出了有关商论、商德、商务、钱财、理账、借贷诸方面的精辟见解和深刻思考。论蚕桑重要性的谚语有:
养蚕种地当年发。
吃饭靠种田,用钱靠蚕桑。
蚕是农家宝,一年开销靠。
养得一季蚕,可抵半年粮。
上半年靠养蚕,下半年靠种田。
一缸油盐一缸酱,要靠蚕桑出粮饷。
蚕茧虽小,全身是宝。
一年三熟,国余家足。
卖粮挑破肩,不及拎篮茧。
蚕花上山四十天。
种竹养鱼千倍利,不及采桑四十天。
勤纺线,懒养蚕,四十二日见大钱。
男采桑,女养蚕,四十五天就见钱。[1](P457-458)
这些凝聚着生活哲理和经验总结的蚕桑谚,包含以下几层意思:一是种桑养蚕是蚕农家庭的经济基础;二是种桑养蚕本小利大;三是种桑养蚕周期短、见效快;四是蚕农劝诫后人的重视种桑养蚕的生活哲理。
司马迁《货殖列传》说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[2](P3256)自古以来,江浙之地向有陶朱遗风,经商逐利之风盛行。在商业的实践活动中,这里的人民对“商”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。论商重要性的谚语比比皆是:
田蚕茂盛,生意兴隆。
小富靠手艺,大富靠生意。
街上人一爿店,乡下人一爿田。[3](P773-775)
开店容易守店难。
大生意要走,小生意靠守。
一年学个庄稼汉,十年难学买卖人。[1](P491-492)
司马迁《货殖列传》曾说:“夫用贫求富,农不如工,工不如商,刺绣文不如倚门市。[2](P3274)”这些商论谚,反映了这里的人们对“商”深刻体会和理解,经商、开店是快速致富的途径,也是强国富民的手段,经商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。
湖州谚语在商业行情和营销策略的总结和概括上,涉及了把握商机、看准行情、市场信息、注意事项和货物包装诸方面。此类谚语如:
一分行情一分货。
种田人望八月,生意人望腊月。
人多变,心勿蠢;货勿停,利自增。
早划算,好一半;迟划算,坏一半;不划算,剩个铜钿串。
清明蛋,沿街卖。
货问三家勿吃亏。
勿图便宜勿上当。
人要衣装,佛要金装,货要包装。[1](P491-493)
商情是可以把握的,司马迁《货殖列传》有“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。[2](P3256)《国语》记载范蠡的话说:“从时者,犹救火……唯恐不及。[4](P652)”谚语总结出了把握商情、审时度势的原则,反映了商业贸易要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,并迅速决策、出击。
论及商业态度和商业道德上的谚语,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经商理念和行为文化的是“和气生财”。“和气生财”是中国传统商人的生意经,这一朴素而简单的中国商业哲学观点,却蕴含了奇妙的经济与文化间的关系。在长期商品交易和经商活动中,人们不仅认识到“和气生财”的重要,同时也认识到“和睦相处”的必要性。湖州谚语在商业态度和商业道德上的总结和概括很多,比如:
和气生财,武脸生灾。
乡下人讲节气,生意人讲和气。
短斤缺两,店堂冰冷。
刻薄勿赚钿,忠厚勿蚀本。
顾客的眼是镜,顾客的心是秤。 文章来源:《商业文化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whbjb.cn/qikandaodu/2020/1228/684.html 上一篇:论商科高校传播商业文化的路径 ——基于9 所
下一篇:英语文学作品的赏析与翻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