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导中国历史格局的两条分界线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文/杨照 来源/历史研习社 (ID:mingqinghistory) 理解中国历史,有两条重要的分界线是必须知道的。 其中一条是秦岭—淮河一线 ,它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,而且这条线还有更多
文/杨照
来源/历史研习社
(ID:mingqinghistory)
理解中国历史,有两条重要的分界线是必须知道的。
其中一条是秦岭—淮河一线,它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,而且这条线还有更多内涵,比如气候上的等温线、降水量线、结冰水文线和温度带分界线,还有土壤类型、农业生产方式和植被上的差异分界线。
地理则影响到风俗:南涝北旱,南橘北枳,南船北马,南米北面,南甜北咸,南拳北腿,南经北政,南繁北齐(语言方面),南细北爽(性格方面)……到了现代还发展出南轻北重(工业)、南商北官的格局,当然,秦岭—淮河一线也大致成了供暖和不供暖、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、姥爷姥姥和外公外婆的分界线。
▲南方亭子和北方亭子
上述现象都属于“风俗”,背后涉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,但也不是绝对的差异。“风”与“俗”的形成,前者更偏重于自然环境的影响,后者则偏重社会环境的塑造。不过古人也不是严格区分二者,往往将风俗二字连用,表示生活习惯。
秦岭—淮河一线不是人为规定出来的南北分界线,南北风俗差异也不是人为规定出来的。太平洋季风从东南边吹向东亚大陆,渐渐削弱,从而带来不同的降水量,又因为纬度的差异,南北气温也有差异。
秦岭—淮河一线是人们基于农业生产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气候分界线,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,也是冬季0度的温差线;在此基础上,南方和北方发展出不一样的农业生产技术,进而形成不一样的生活方式,进而是风俗,甚至还有战争和统治方式的差异。
▲等降水量线
然而在古代中国,有一条线比秦岭—淮河一线更重要,甚至主导了中国历史的格局。这条线几乎与长城平行,就气候而言则是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,而且与中国的一系列山脉燕山—阴山—贺兰山—祁连山大致重合,这不是偶然的。
东南方向吹来的季风受山脉阻挡,山脉两侧的降水量大有不同,因此形成400毫米降水的分野,而降水量的多少又决定了古代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农业的效益,因此长城一线,也就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就大致成了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。不过,这种划分方式并不是泾渭分明的,受历史气候转变的影响,农耕区和游牧区会有交错,形成混合经济。
▲中国主要山脉
以长城为界,长城以南主要是农业生产,长城以北则是游牧生产或农耕-游牧混合经济。在长城这条分界线上的地名有很多也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发生地,比如雁门关,比如云中和代郡,比如河北六镇,比如山海关和居庸关,在唐诗宋词和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中屡见不鲜。因为这里是中国古代历史最重要的一条线,也是诸多古代历史关键事件的发生地。
古人按照上北下南的方位观念,称塞北为塞上,也就是长城以北的地区;称塞南为塞下,也就是长城以南的地区,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。
王昌龄的《塞上曲》诗:“从来幽并客,皆共尘沙老。”幽州、并州位于今河北、山西北部,地理范围大致是长城一线。唐朝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经历,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。民国时期陈去病的《出塞望蒙古》也作诗:“兵增不征讨,苦哉塞下民。”这里描述的就是社会现象了,涉及古代中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变奏旋律,即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关系。
▲历代长城
新石器时代开始时,人类渐渐从采集-狩猎的生产方式向两种主要的生产形态演进,一种是定居农业,根据降水量不同有旱作农业和灌溉农业,中国北方,也就是传统的华夏或中原地区较早进行旱作农业,从而奠定了中国中原王朝的基础;另一种是非定居的畜牧、渔猎或游牧生产。游牧民族不是自己选择了成为游牧民族,而是他们所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不得不选择游牧或渔猎。
游牧民族的优势是机动性强,一旦形成统一的政权,其作战能力和作战半径令农耕民族恐慌。游牧民族南下劫掠农耕成果的动机无非是为了生存。而农耕民族的优势则是生产发达,以农业为基础,在工业、商业、文化艺术、制度典章各方面都会取得长足进展,并形成农耕民族特有的优越感。
▲全世界游牧地带,主要集中在北纬40度到55度之间的寒温带内陆,中国北方草原游牧带是全球游牧带的一部分
春秋以前,中国还没有形成以长城为界限的两种经济类型的分野, 文章来源:《商业文化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whbjb.cn/zonghexinwen/2020/0928/436.html